近日,“全国技术能手”、8511所生产制造部无线电装接工刘志添获得《南京日报》和紫金山视频《后浪奔腾》栏目专题报道。据了解,《后浪奔腾》栏目由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和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出品,紫金山视频精心创制,聚焦95后、00后战疫故事和在宁就业创业青年、高校学子、优秀年轻人的梦想历程和奋斗故事。

下文摘自《南京日报》5月10日A4版
90后“全国技术能手”刘志添:芯片上“绣花”,追求航天产品质量零缺陷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经过层层选拔和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推荐,在宁科研院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的“全国技术能手”刘志添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参加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刘志添,1990年出生,目前在该所生产制造部工作。作为一名90后,刘志添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稳重。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要学就要学精,要干就要干好”是他一直坚持的座右铭。
“航天产品无小事,手不能抖,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行,不能有丝毫失误!” 刘志添告诉记者,刚入所时师傅的谆谆教诲,一直影响着他在工作中的成长。
在一块巴掌大小的电路板上,要精准、牢固地把各种电子元器件焊接在指定位置,再从芯片引角上接好导线,这一系列如同“绣花”一般的操作,刘志添多年来仍然如初次操作一般小心翼翼。
高精度、高强度的一线实操和对专业技术的钻研,让刘志添对不同的产品器件构造熟络于心,在工作中也练就了“肌肉记忆”。
因为航天产品的特殊性,刘志添的工作任务经常面临技术难度大、时间进度紧张的情况。在每一次与任务节点的赛跑中,刘志添总是加班加点奋斗在生产一线,抢在节点前出色完成任务。
这些年,刘志添在较好地完成生产一线的各种装配任务外,还在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九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作为“全国技术能手”,刘志添深刻感受着航天加工操作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的一步步转变。“在变化之中依然有着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航天人对于质量和精度的不懈追求, 质量零缺陷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目标。”刘志添认为。
随着电子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面对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刘志添常常和同事聊起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
对于经手的每个产品器件,刘志添都认真对待,刻苦钻研。他坚信:只要积极主动,善于学习,就能够赢得更多的机会。
当被记者问到,“多年来是怎样在工作琐碎且高强度的岗位上保持工作热情”时,刘志添颇为自豪,“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在航天产品的生产一线,我感到航天梦距离我们很近!”
刘志添表示,今后他将继续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不断磨砺技术,改进工艺,用自己的双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以一往无前的青春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干劲,为8511所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