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荣幸我们团队的工装可以获得所里的认可。能获得如此殊荣,感谢所里举办了这次工装大赛,给我们平台来展示创新能力,也感谢部门和工艺攻关小组为我们技能人员制作工装提供了帮助。”
近日,在8511所首届工装设计大赛上,来自生产制造部的小谭,作为特等奖的获奖选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从改造一个扳手到助力降本增效,这其中的想法来自于多年前的一次外场维保任务。当时间拨回2014年,小谭在开展某型维保任务时,需要将产品部件连接电缆拆除。其中,最难拆的就是产品底部的位置,可以伸手操作的空间只有30毫米。
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导致工作进度滞缓。在同时开展任务的同事中,小谭成了进度最慢的一个。“看着别人电动起子嘎嘎的很快就把设备拆完了,就等我拆电缆。当时是冬天,手套也带不了,在机场冷风直吹。其他人早已完成其他设备的拆卸工作,就等着我这边了。”
小谭被一群人围了一圈,场面既窘迫又无奈。从此,“制作一个快速拆装电缆工具”就被小谭写进了职业生涯清单。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小谭一有空就会思考做什么样的工装才可以满足电缆快速拆装的要求,做一做市场上工具的调研,去找一找灵感,可结果都差强人意。
近两年,所里对应的装备任务有越来越多的电缆需要拆装,让一线工作中的小谭愈发着急。在一次工艺攻关小组例会中,小谭了解到市面上有几款“开口棘轮扳手”,想着可以直接“拿来主义”,买来提升效率,可实际结果却不尽人意。小谭把扳手在脑海里拆解了数十遍之后,发现可以活用扳手棘轮,将其改为自动化工具。在发现问题关键后,小谭主动联合所里工艺人员展开讨论。借助工艺人员的理论指导,小谭将设计原型进一步优化,使得工装设计更加合理可靠。“在挑战面前,无论是遇到挫折还是心有不甘,都会成为完成目标的动力。一个人的坚持也是需要团队支持才能跑得更快、走得更远。”“在如今所里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也将激励更多年轻人去主动思考、积极创新,让我们有能力、有条件积极地去完成这样的挑战。”小谭深有体会。 |